A股,突發(fā)暴漲!外資大舉買入
市場全天持續(xù)走強,三大指數強勢反彈,創(chuàng)業(yè)板指和深成指雙雙再創(chuàng)年內新高。
盤面上,算力硬件板塊全天走強,工業(yè)富聯2連板創(chuàng)歷史新高;衛(wèi)星互聯網概念股延續(xù)強勢,東方通信2連板;芯片概念股集體爆發(fā),海光信息20cm漲停。下跌方面,影視院線概念股走勢疲軟,幸福藍海大跌;貴金屬、油氣、旅游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漲1.65%,深成指漲3.36%,創(chuàng)業(yè)板指漲5.15%。市場熱點輪番活躍,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42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成交額2.44萬億,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4596億。
卷土重來!科技股再度全線爆發(fā)
今日,A股市場放量走強,創(chuàng)業(yè)板指與科創(chuàng)50雙雙領漲。創(chuàng)業(yè)板指突破3000點,創(chuàng)出近三年多新高,也是時隔三年多重返3000點之上。
熱點方向看,算力硬件股再度集體爆發(fā),工業(yè)富聯2連板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美國老牌軟件公司甲骨文股價近日暴漲。據悉,OpenAI已簽署一項協(xié)議,將在大約五年內向甲骨文購買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此外,甲骨文透露,公司RPO(待確認訂單)合同積壓增長359%,達455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再簽下數家價值量達數十億美元的客戶,RPO極有可能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
此次算力板塊大漲,本質是企業(yè)級AI算力需求爆發(fā)下的估值重構。第一上海證券認為,看好AI應用驅動的算力需求持續(xù)高增長,海內外AI應用進入普及的拐點時刻,國內外算力產業(yè)鏈共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算力板塊外,在下游應用端配置AI服務實現降本增效的需求大增的背景下,云服務成為大模型時代“賣水人”。
中國信通院指出,2024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guī)模達8288億元,同比增長34.4%;再者相較于算力硬件方向,云服務方向的位階優(yōu)勢更為明顯。因此,除了AI算力硬件這一明牌方向以外,云服務板塊或同樣值得重視。
在算力板塊帶動下,今日熱點開始向科技股內部全線擴散。半導體芯片方向同樣走強,海光信息20CM漲停,寒武紀再度漲超10%。今日成交額排行榜上,科技股也占了大多數。其中,勝宏科技、中際旭創(chuàng)、新易盛、寒武紀、海光信息、中芯國際、工業(yè)富聯全天成交額均超150億元,包攬A股成交額前十名中的七個席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幾日活躍的黃金股今日陷入調整。整體而言,市場仍處于良性輪動結構,近期短線回調屬于牛市途中的短期震蕩,市場機會與風險并存,當前核心策略在于“等待明確信號、把握結構機會、嚴控短期潛在風險”。
外資爆買!近四百億美元凈流入
A股行情持續(xù)火熱,外資也繼續(xù)大舉買入。
國際金融協(xié)會(IIF)最新發(fā)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外國投資者向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投入近450億美元,創(chuàng)下近一年來的最高規(guī)模。相比之下,7月凈流入額為381億美元,而去年8月凈流入額為282億美元。
其中,流入中國市場投資組合的資金占據了大頭,中國市場債券和股票8月獲外資合計凈流入390億美元;而中國以外新興市場股票則出現大規(guī)模資金外流達74億美元,表明投資者情緒已發(fā)生變化。
8月份外資大規(guī)模凈流入,是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股票吸引資金流入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月。IIF高級經濟學家Jonathan Fortun表示,基本格局仍反映出中國在投資組合配置中占據的重要地位。
與此同時,高盛研究部的最新數據也顯示出中國資本市場的火熱:8月,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的凈買入創(chuàng)2024年9月以來新高;對沖基金對中國的毛頭寸達到兩年來新高。
外資流入中國市場背后,除了A股本身基本面改善以外,也有美聯儲降息預期強烈、全球流動性重構的催化,這一大背景下,大類資產配置邏輯正發(fā)生深刻變化。
目前來看,美國8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意外大幅降溫,這是4個月來的首次下滑,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啟動降息。CME美聯儲觀察數據顯示,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9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升至10%,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0%。
中國資產正在面臨新的價值重估
面對A股變化,機構近日集中把脈后市行情。
富國基金易智泉表示,中國資產正在面臨新的價值重估,“在幾乎所有產業(yè)類別中,中國都能實現產業(yè)自主,并且具有價格優(yōu)勢。尤其是在高端制造業(yè)方面,不少中國公司與海外對標公司市值相差巨大,未來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伴隨美國經濟走弱、降息預期升溫,外資從超配美國轉而回補其他市場的資產。疊加超額儲蓄從房產溢出到理財、保險、基金領域,A股和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多增量資金。
富國基金劉興旺則認為,趨勢一旦形成短期內難以逆轉,但是指數波動率會放大,風格上延續(xù)流動性驅動主邏輯,成長風格仍然在趨勢軌道之中。
中信證券海外研究聯席首席分析師李翀指出,結合當前經濟數據和政策信號,現階段應重點關注權益市場,尤其是估值合理、盈利預期改善的領域,同時密切跟蹤美聯儲降息后的政策指引和經濟數據變化,適時調整配置策略。
展望后市,公募人士表示,行情的核心驅動力可能主要來自于三方面:
一是無風險利率持續(xù)下行,有助于引導增量資金入市,推動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上升;二是“反內卷”政策推進,疊加PPI等數據預期向好,有望推動部分行業(yè)產能出清和供需格局邊際改善;三是在人工智能(AI)、機器人等科技領域出現技術突破與政策支持,有望驅動新一輪科技產業(yè)周期,并帶來相關板塊價值重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