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型運動,正在美國火熱進行中
不到歐洲,不知道街頭這樣吵,
不到中東,不知道和平這樣少,
不到美國,不知道政治居然這樣搞……
這個世界,有時感覺就像一個大型劇本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副本里熱血沸騰,還總覺得別人那本寫錯了。
反正,在美國,一場“人肉搜索”“開盒(公開個人信息)”“抓敵人”的大型運動,正在轟轟烈烈進行中。
看媒體報道,美國陸軍上校斯科特·斯蒂芬斯最近也倒了霉,他因為暗示查理·柯克“煽動”政治暴力,已經(jīng)被軍方停職。
他是怎么說的呢?
看了一下上校的社交媒體,他是這樣說的:查理·柯克在猶他州的死亡是悲慘的。然而,我們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查理在做他最熱愛的事情——在大學校園里傳播仇恨、種族主義、恐同、厭女和跨性別歧視的信息。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生活中哪些人支持這些觀點。我會表示同情,但查理討厭同情。正如我們在經(jīng)歷了許多其他悲劇后被告知的那樣,我們必須向前看。我們不能把這件事政治化。
什么意思?
1,柯克被謀殺是一個悲劇。
2,柯克咎有應得,他一直在大學傳播仇恨。
3,現(xiàn)在悲劇發(fā)生了,我們不能政治化。
我看到,也有美國人當即提出反對,在社交媒體上質(zhì)問上校:他不應該被暗殺。言論自由去哪兒了?這不是政治問題,這是邪惡。
斯蒂芬斯上校這樣回答:他多年來煽動政治暴力,最終卻成為了這種暴力的受害者。這確實很悲慘,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每個人都不應該對豹子真的吃掉你的臉感到震驚。
上校的言論,也符合不少美國人的立場。
在他們看來,柯克被暗殺固然不應該,但柯克的很多言論,也實在不敢恭維。正如上校前面說的,柯克“在做他最熱愛的事情——在大學校園里傳播仇恨、種族主義、恐同、厭女和跨性別歧視的信息”。
上??赡苓€以為,自己說話很溫和,這完全屬于言論自由。
但關鍵是,誰來定義言論自由?
這肯定不屬于上校。
言論自由,在美國就有點像自助餐——看起來什么都有,但真伸手去拿的時候,總有人按住你的盤子說:“哎,這份你不能碰。”
美國極右翼網(wǎng)紅、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勞拉·魯默,在槍擊案發(fā)生數(shù)小時后,就發(fā)帖稱:“今晚我要讓所有慶祝他死亡的人‘出名’,所以如果你病態(tài)到慶祝他的死,就準備好你未來的職業(yè)前景被徹底毀掉吧。”
上校因此被停職了,一名南卡高中教師也倒了霉。
他發(fā)帖說,他要“向他的孩子們致以思念和祈禱,但恕我直言,美國今天變得更偉大了……”
這還了得,在共和黨議員的壓力下,當?shù)貙W區(qū)回應,這名老師已被開除。
CNN注意到,在社交平臺X上,一些右翼人士還在不斷發(fā)帖,實時更新那些因涉及柯克的言論而遭到解雇的新聞報道。
于是,在美國社交媒體上,這場運動正漸入佳境,越來越多站出來舉報,身邊又發(fā)現(xiàn)一個反對柯克的人;越來越多人因此被圍攻,被停職,被解雇……
據(jù)統(tǒng)計,已經(jīng)有數(shù)十人丟了工作,他們中有軍官、老師、消防員、評論員,更多的人還在繼續(xù)。
當立場成為枷鎖,理性便成了最早的犧牲品。
這也得到了美國官方的大力配合。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就宣稱,柯克被謀殺后,“左派的言論丑陋而尖刻”,“試圖將這一機會變成邪惡”。
但她強調(diào),這是美國和“整個世界”的轉(zhuǎn)折點,“有些事情已經(jīng)改變了”。
和特朗普鬧掰了的馬斯克,在這一點上,和特朗普政府倒很一致。
馬斯克說,我們的朋友查理·柯克被冷血謀殺了,左派卻在公開慶祝,左派就是謀殺的一方,“這就是我們在這里處理的人。”
左派是誰?
民主黨是也。
那怎么辦?
賬號該封的就封,人該抓的就抓,該炒魷魚的就炒魷魚,該驅(qū)逐的就驅(qū)逐出境。
以前,西方很自豪的一點,“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但現(xiàn)在,還這么自豪嗎?
最讓人哭笑不得,一些國家流亡美國的政界人士,現(xiàn)在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
這些人來到美國,有的支持民主黨,有的支持共和黨,以前也相互攻擊,但總是小打小鬧,相安無事。
很多人講的都是原先國家的語言,主流美國人也不知道。
但柯克被殺后,形勢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他們還跟以前一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自然偏向民主黨的,又缺乏拜登、奧巴馬的語言藝術,忍不住會指責柯克傳播仇恨,與前面提到的上校立場差不多。
但他們?nèi)f萬沒想到,美國現(xiàn)在興起了舉報風。
他們哪怕說的都是小眾語言,也紛紛被舉報了,而且還@特朗普政府的官員。
特朗普政府,你看看,這些人拿美國綠卡,甚至還在美國尋求政治避難,居然攻擊你的政治盟友是人渣,你怎么還不查?
那必須得查啊。
這些人現(xiàn)在很焦慮,馬上180度擁抱特朗普,思想上實在轉(zhuǎn)不過彎,而且,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已經(jīng)收不回來?;ヂ?lián)網(wǎng)是有記憶的。
但真被驅(qū)逐回去了,接下來該怎么辦。
流亡者再度流亡,不過是另一重命運的閉環(huán)——他們終將明白,沒有一片土地能永遠借出避風港。
最后,怎么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不到美國真不知大型文化運動還在搞。
以前,一些共和黨人指控,民主黨就這樣打擊不同意見者,一言不合,就你黑化成恐同、厭女等等,然后你的工作就沒了。
現(xiàn)在,一些民主黨人就指控,共和黨人你們變本加厲,你看看,現(xiàn)在美國社會的烏煙瘴氣。
這都是美國內(nèi)政,我們就看看,不發(fā)表任何意見。
第二,美國可能真需要一個敵人。
在國際上,美國需要一個敵人;在國內(nèi),美國看來也需要一個敵人。
我看到,美國俄勒岡大學助理教授惠特尼·菲利普斯就評論說:“試圖指責那些被認定為慶??驴酥赖娜?,或僅僅批評過柯克的生活和工作的人,實際上是在塑造一個敵人。原本互不相關的群體可能被視為‘保守派徹頭徹尾的精神敵人’,甚至被視為整個美國的敵人。”
所謂敵人,有時不過是自我鏡像中最不愿相認的那一部分。
當然,這是美國教授的看法。
反正,美國運動期間,各種上綱上線,有些人感覺自己說得很客觀,但對不起,你也上了黑名單。
什么言論自由?
現(xiàn)在都現(xiàn)出了原形。
第三,一個和平穩(wěn)定環(huán)境多么重要。
還是挺感慨的。
看看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中東戰(zhàn)火猛烈,遠離戰(zhàn)場的卡塔爾,首都都被炸了;歐洲街頭火熱,巴黎倫敦都是一場接一場的集會,很多汽車都被點了來慶祝;更別提俄烏戰(zhàn)爭了,一個又一個年輕人,被送進了絞肉機……
美國這邊,高帽子一頂接一頂送,子彈嗖嗖嗖到處飛,可憐一大群韓國人,到美國幫助開廠培訓美國人,最后被戴上腳銬手銬外帶腰鏈子,送進了監(jiān)牢……
怎么說呢?
我們真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我們只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中國。
平凡的日子之所以平凡,是因為有人為你擋住了所有不平凡的風浪。
珍惜吧。我們習以為常的普通日子,確實是很多國家最期盼的!
更多精彩內(nèi)容,關注云掌財經(jīng)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xiàn)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