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資源“兩度遇冷”:鹽湖退出后兗礦也棄購,中企海外鉀礦開發(fā)“一波三折”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張汀雯
9月15日晚間,兗礦能源(600188.SH/1171.HK)公告稱,終止通過資產注入和現(xiàn)金認購方式獲得Highfield Resources Limited(股票代碼:HFR,“高地資源”)新增發(fā)股份的計劃。
擬收購之初,兗礦能源希望通過認購高地資源,為其加拿大索西鉀鹽礦項目引入優(yōu)秀團隊,提高其開發(fā)、運營效率。推進近一年,本次收購卻“戛然而止”。
為進一步了解棄購高地資源的原因及加拿大鉀礦項目的進展,9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兗礦能源證券部,截至發(fā)稿未有回復。
此前,鹽湖股份(000792.SZ)曾欲“截胡”高地資源,但又因“現(xiàn)階段推進該項目合作的條件尚不成熟”而“閃電退出”。兩家企業(yè)接力追捧高地資源又相繼“放手”的背后,或與當前全球鉀鹽資源分布失衡,海外項目進展緩慢有關。
公告發(fā)出后,9月16日,兗礦能源收于13.34元/股,漲0.98%。
海外礦權無動工跡象
回顧此次收購事項,2024年9月份,兗礦能源與高地資源簽署了《實施協(xié)議》及《股份認購協(xié)議》,擬通過資產注入和現(xiàn)金認購方式獲得高地資源新增發(fā)股份,成為交易后高地資源的第一大股東并控制董事會。
雙方約定,兗礦資源向高地資源轉讓全資子公司兗煤加拿大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兗煤加拿大”)100%股權,高地資源以0.50澳元/股的發(fā)行價格,發(fā)行普通股股份作為交易對價。
同時,高地資源按0.50澳元/股向包括兗礦能源在內的若干戰(zhàn)略投資人定向增發(fā)高地資源股份,募資2.20億美元,兗礦能源有意向出資不超過0.90億美元參與認購。
若上述交易完成,兗煤加拿大將成為高地資源的全資子公司。
兗礦能源稱,此次終止主要因《實施協(xié)議》和《股份認購協(xié)議》約定的先決條件未在最后截止日當日或之前全部滿足或被豁免。
在終止認購高地資源新增發(fā)股份的同時,兗礦能源表示,下一步,將從維護公司整體利益出發(fā),按照市場化原則推動加拿大鉀礦開發(fā)項目后續(xù)工作。
早在2011年,兗礦能源便已布局了加拿大鉀礦。目前,兗礦能源在加拿大擁有6個鉀鹽采礦權,礦權面積1299平方公里,探明優(yōu)質氯化鉀資源量17億噸。全資子公司兗煤加拿大現(xiàn)持有一項鉀鹽礦項目(“索西項目”)及其他四項鉀鹽礦權。
其中,索西項目探明及控制的氯化鉀儲量達1.73億噸,一期和二期設計產能分別為200萬噸/年和80萬噸/年,合計產能為280萬噸/年。
不過,多年過去,上述礦權均未有動工的跡象。截至今年上半年,兗礦能源在建工程中的加拿大鉀礦本期仍未有增加額,期末余額為19.13億元。
此前,兗礦能源曾希望,與高地資源的交易能夠為索西項目引入高地資源優(yōu)秀團隊,促進索西項目提高項目開發(fā)、運營效率。
高地資源的主要業(yè)務為鉀肥項目的開發(fā),核心資產為西班牙北部的Muga鉀鹽項目,其探明及控制的原位礦石儲量為1.04億噸,氯化鉀品位為16.1%。一期和二期設計產能均為50萬噸/年,合計產能為100萬噸/年。
但與兗礦能源一樣,高地資源擁有的鉀鹽礦權也尚未產生收入。
老撾或成出海“淘”鉀突破口
高地資源被兩家企業(yè)接力追捧又相繼“放手”,或與全球鉀鹽資源分布失衡,但海外項目進展緩慢有關。
9月16日,卓創(chuàng)資訊鉀肥分析師李峰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2023年開始,中國進口鉀肥總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大關,2024年進口量更是創(chuàng)有史以來最高記錄,累計進口量達到1276萬噸。在此期間,全球鉀肥供應緊張,而中國進口量卻大幅提升,其背后是國家鉀鹽發(fā)展“三步走”戰(zhàn)略中海外資源回哺國內市場的重要結果”。
目前,全球鉀鹽資源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少數國家,而我國的鉀鹽對外依存度超過60%。因此,在資源稟賦不平衡的背景下,中資企業(yè)揚帆“淘”鉀是大勢所趨,但航程遠比預想的顛簸。
2008年,中川國際礦業(yè)控股有限公司高調拿下加拿大一塊幾乎相當于國內資源總量的鉀鹽礦采礦權。2012年,該公司曾預計2015年底開始向國內輸送鉀肥,不過至今仍無開發(fā)成功的消息。
2023年3月,四川路橋(600039.SH)完成了對厄立特里亞庫魯里鉀鹽礦項目的股權交割,交易金額共計約為稅前1.7億美元。彼時收購公告指出,厄特庫魯里鉀鹽礦項目建設總投資約7.8億美元,項目資本金為建設總投資的30%,約2.34億美元。
截至目前,該項目也仍未有動工的消息。去年三季報中,四川路橋稱,庫魯里鉀鹽礦項目正加速推進前期工作。
此外,鋰礦巨頭贛鋒鋰業(yè)(002460.SZ/1772.HK)也擁有一處氯化鉀資源儲量超10億噸的鉀鹽礦,即剛果(布)布谷馬西鉀鹽礦項目,該項目一期規(guī)劃氯化鉀年產量200萬噸,系剛果(布)及非洲在建的最大鉀鹽項目之一。贛鋒鋰業(yè)預計2027年前完成投產。
鹽湖股份也在剛果(布)擁有BMB鉀鹽礦權區(qū)勘查項目。9月4日投資者關系記錄表中,鹽湖股份表示,正加快勘查工作,并積極開展與海外鉀肥資源豐富地區(qū)的合作。
相比加拿大、剛果(布)等地鉀鹽項目的進展緩慢,老撾卻已成為中資境外鉀肥主產區(qū),
藏格礦業(yè)(000408.SZ)、亞鉀國際(000893.SZ)、云天化(600096.SH)等中資企業(yè)均在老撾“淘”鉀。據隆眾資訊數據,2025年1~7月份,老撾的氯化鉀進口量已經超過了加拿大的進口量,達到第三名,占比為16.21%。
在老撾“淘”鉀也非一帆風順。7月1日,老撾國會常務委員會發(fā)布第182號決議,宣布立即叫停首都萬象市所有鉀鹽勘探、調查和開采項目,包括正在進行普查、勘探、可研的項目。對于已執(zhí)行的項目需開展評估檢查,若存在違法違規(guī)情形,將不予任何賠償。
隆眾資訊研報顯示,目前老撾氯化鉀的生產商均為中國企業(yè),在老撾開礦雖然困難重重,但在國內礦產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海外找礦之路勢在必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xiàn)價 漲跌幅 加載中...